最新消息

媒體報導

健康檢查報導》保肝丸真能養肝?醫師重磅打臉:亂吃恐傷肝!宿醉吞解酒丸更是白費工

【健康2.0 / 高麗玲 報導

許多人熟悉「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卻也因此出現了許多不正確的養肝觀念。 有些人認為在喝酒前後食用保肝產品能達到解酒效果,醫師強調,保肝食品完全不具解酒功效,反而可能對肝臟造成傷害。此外,保肝產品缺乏實質的護肝效果,來源不明的產品更可能對肝臟有害,民眾不要隨意食用。

台北市北投健康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彭彥領指出,多數養肝保健食品缺乏醫學實證,甚至可能對肝臟造成負擔。常見的中藥成分如黃耆、五味子,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對肝臟有害。此外,保肝食品無法解酒,酒精對肝臟的負擔無法通過解酒食品代謝。

破解三大常見護肝迷思 別讓錯誤觀念拖延治療

彭彥領指出,有不少民眾覺得肝不好時,都會食用保肝丸,但是當肝功能異常時,應該尋找真正的原因並接受治療,遠比自行服用保健食品來得重要。

迷思一:中藥可以顧肝?

很多人覺得中藥可能可以顧肝。但是許多中藥材,像是黃耆、五味子,如果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反而有可能會對肝臟造成負擔,甚至是傷害。尤其是有些來路不明的藥材裡面甚至含有重金屬或者是類固醇,反而會對肝臟造成負擔。

迷思二:保肝食品能幫助酒精代謝?

彭彥領指出,保肝食品是無法解酒的。酒精本身會對肝臟造成負擔,這些傷害無法靠藥物來代謝。喝酒後再吃保肝丸,不僅無助於酒精代謝,可能讓肝臟多了一層藥物負擔。對偶爾應酬喝酒的民眾,可以喝水、補充富含維他命的蔬果等均衡飲食,不需吃保肝產品。對於長期酗酒者,則應尋求戒酒治療。

迷思三:肝功能異常就吃保健品?

肝功能異常背後必有原因,常見如B型肝炎、C型肝炎或脂肪肝。彭彥領強調,這些情況都需要在肝膽腸胃科醫師評估下定期追蹤並接受正規治療。若只自行購買保健食品,很可能因此錯過真正的治療黃金時間,導致病情惡化。

真正保護肝臟的四大關鍵做法

除了避免無效的保健食品,彭彥領提供以下四種保護肝臟健康的方法。

  1. 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肝臟是代謝藥物的器官。彭彥領說,盡量減少藥物的使用,就是對肝臟最好的保健方式。有服藥需求時,務必諮詢醫師並遵循醫囑。
  2. 積極治療病毒性肝炎台灣人常見的肝炎是B肝、C肝。若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帶原,建議到肝膽腸胃科門診接受評估治療。特別是C型肝炎已經有治癒的藥物了,患者更應該積極接受治療。
  3. 改變生活習慣對抗脂肪肝脂肪肝是常見肝臟發炎的原因之一。針對脂肪肝,應該要飲食健康,減少高油、高糖的飲食。平常要有運動的習慣,減少肥胖問題產生,就不會有脂肪肝。
  4. 及早戒酒,避免肝臟纖維化酒精是造成肝臟炎症的主要原因,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進而形成纖維化,嚴重時可能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應及早戒酒減少危害。

【資料出處: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