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衛教

定期篩檢要做好 才能腸保安康

梁程超 副院長

大腸癌發生情形已連續十多年占據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根據國健署108年癌症發生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換算下來,平均每13人,終其一生就有可能罹患大腸癌。而大腸癌可能會伴隨的症狀有血便、腹痛、貧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減輕等症狀,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若要等到症狀出現後再去就醫治療,可能已錯過黃金救治時機!因大腸癌在發展初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像要依靠症狀出現當作早期發現的依據,可以說是非常有難度!

梁程超醫師分享許多人至今當聽到自己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第一反應常常是有如天打雷劈,彷彿已得到不治之症,再加上大腸癌發生率如此之高,國人該如何面對這發生率第一的癌症呢?梁程超醫師也回答,事實上治療技術日益進步,大腸癌在所有癌症當中,屬於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只要在早期發現,不需太過驚慌。目前大腸癌的零期的大腸癌治癒率幾乎是100%,第一期在術後的五年存活率有90~95%,第二期與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分別約為80%與65%,但若等到第四期則降低至10~20%。面對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論是否有無症狀,都該主動為自己安排大腸癌篩檢!

也因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國健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的民眾,提供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根據國人篩檢結果統計,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者,相較於一般族群罹患大腸癌風險高20~30倍,平均每2人有1人有瘜肉發生、每20人有1人罹患大腸癌。國健署也提醒篩檢結果為異常者務必配合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揪出潛藏在大腸的息肉及癌症,並及時阻斷癌前病變及癌症的進展。不過,梁程超醫師指出若是大腸癌高危險族群,尤其是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都該提早每年定期為自己安排大腸鏡檢查,年齡時間可根據家族確診平均年齡提早10年開始,因大腸癌有超過9成是由腺瘤性瘜肉發展而成,瘜肉發生到發展成癌症的過程大約需要5~10年,若能在瘜肉發生時間就將之切除,就能有效成功阻斷大腸癌的發生。

大腸內視鏡檢查是最完整直接的檢查方式,透過大腸內視鏡可以直接看到腸道病變,更可在檢查過程中直接針對病灶做切片、定位、甚至完整切除。梁程超醫師提醒部分民眾可能因較沒耐心或太過害怕,會選擇做檢查時間較短的乙狀結腸檢查。但事實上大腸癌好發的位置可能分布於大腸內每個位置,應將從肛門進入直腸,經由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及小腸開口處都納入檢查範圍內,將整個大腸的腸道完整仔細的檢查,使預防大腸癌的動作更完整。(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