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衛教

運動猝死案例頻傳 醫曝恐怖隱藏危機

錢政平 副院長

運動猝死事件頻傳,近期在國內發生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之子猝逝、一名馬拉松參賽者在未抵達賽事活動地點前不幸猝死、美國綜藝遊戲節目《百戰鐵人王》也發生錄影時,一名出賽者在完成賽道後,當場倒地猝死。令人不禁好奇,大多有運動習慣的人總被與健康劃上等號,為何在無任何發生意外傷害狀況下,仍發生猝死案例?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運動人士發生猝死可能與自身原來就有心血管疾病而不自知,在未加控制防範下,可能因氣溫驟降或激烈的運動、天氣及體溫變化大、運動的情緒與壓力變化之下,容易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疾病發生的機率

一名55歲的王先生,有運動習慣的他,時常參加馬拉松路跑活動且都有拿下不錯的成績。近期在參加馬拉松21K項目的途中,突然感覺力不從心且有火燒心的胸悶灼熱感,當場立即決定退賽。返家休息後,胸口灼熱感已無持續發生,王先生便認為應只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在家人的堅持下陪同他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透過極速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其心臟血管鈣化指數(CAC)已到120分,代表心臟冠狀動脈已有中度粥狀斑塊鈣化。在醫師的建議下,進一步接受心臟冠狀動脈攝影(CTA),影像清楚看見心臟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已分別有80%的重度阻塞。檢查結果讓王先生驚呼:「運動雖然可以幫助身體維持健康狀態,但要確定身體是否真的健康,還是需要依靠專業的醫療協助。」

2017年《美國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曾發表一項長達31年的研究,在鐵人三項賽事中,運動中發生猝死並非罕事,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有1.7人死亡,且中老年男性和首次參與者有較高比例會發生猝死。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最常見的猝死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冠心病或心肌病,且調查發現猝死案例中有意想不到的比例存在臨床上無症狀的心血管疾病。

錢政平副院長指出心因性猝死原因與心血管動脈硬化關係甚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族群與肥胖、吸菸、家族病史、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關,可能發生的徵狀包括急性胸痛、冒冷汗、暈眩、嘔吐、心律不整等,但也有可能完全沒有任何明顯症狀。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近二十年來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持續位居前三名,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相關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超過頭號殺手癌症的致死率。若未及時發現及時接受治療控制,急性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可能出現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猝死,一旦發生會造成心臟組織永久受損壞死,嚴重甚至休克或死亡。呼籲40歲以上的男性、50歲以上的女性及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族群,務必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發生令人措手不及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