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衛教

2021年五大熱門健檢項目排行出爐!

沈彥君 主任醫師

近年來,國人對於自我健康管理及如何預防的意識逐漸提高,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指出在自我健康管理課題中,就以歷年國人死因第一名的「癌症」來說,其實和心臟病、糖尿病等一樣都是屬於慢性病。並且點出現代醫療觀念開始趨向「預防勝於治療」,民眾若有定期為自己安排身體健康檢查,且依照自身健康狀況加上有無家族病史等因素評估,進一步增加高篩檢率的腸胃內視鏡、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等精密檢查,都是有助於早期發現病灶及清楚掌握健康狀態,及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風險。

根據2021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檢查總人數統計並排名出前5大熱門健檢項目,排名依序為:腸胃內視鏡、腦血管零輻射磁振造影(MRI)、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上腹部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冠狀動脈鈣化分析電腦斷層檢查(CAC)比對前一年熱門健檢項目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與上腹部零輻射磁振造影排名調換,上升了一個名次,其它則保持排名不變。

1.無痛舒眠腸胃鏡檢查

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男性發生率大於女性。資深藝人賀一航、綜藝節目主持人豬哥亮、劇場大師李國修、心海羅盤主持人葉教授等,還有「黑豹」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Boseman),都因大腸癌而辭世。近年來,大腸癌罹患年齡逐漸年輕化,查德威克鮑斯曼就是屬年輕型大腸癌的案例,享年43歲就因大腸癌失去寶貴的性命。

沈彥君醫師指出飲食習慣西化及營養攝取不均衡、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沒有運動習慣都是可能造成大腸癌年輕化的發生原因。慶幸的是大腸癌是一種可以透過健康檢查就可以有很大的機會找出早期病灶(腺瘤性瘜肉),其存活關鍵最重要的就是越早發現治癒機率越高。若為大腸癌危險族群,建議民眾可提前至40歲開始,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2.腦血管零輻射磁振造影(MRI):

腦血管疾病在造成重大的出血或缺血性中風前,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導致較難以被發現及控制。以「腦動脈瘤」為例,大多為是安排健康檢查時才被意外發現,甚至是嚴重到動脈瘤已破裂出血後才被發現。

過去好發在50歲以上年長者,近年來年輕族群的腦心血管疾病發生個案也愈來愈多,沈彥君醫師提醒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危險因子的人都要特別留意腦心血管的健康狀態。根據衛福部105年到1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18歲以上高血壓、高血脂盛行率分別是8%、21.6%,而三高、肥胖及吸菸是心臟病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3.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

根據衛福部統計109年國人主要癌症死亡排行「肺癌」再度位居第一名。沈彥君醫師提醒要特別注意的是近幾年台灣及東亞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率逐年上升,且約9成無抽菸習慣。肺癌的好發年齡為40~75歲,女性較多。發生原因可能與基因突變、常處廚房油煙環境或有2手菸、3手菸環境相關。

建議民眾40歲開始每2~3年安排一次肺部篩檢,或依照家族病史發生年齡或與醫師諮詢評估肺部健康狀況提早安排肺部檢查,檢查工具可利用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目前已是被國際證實可有效幫助發現早期肺癌

4.上腹部零輻射磁振造影(MRI):

在眾多身體檢查儀器中,MRI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對於觀察腹腔內部如肝臟、腎臟、胰臟、脾臟等器官有相當好的疾病檢出率。一般來說,40歲以上腫瘤發生率開始逐年攀升,若僅用常見的超音波檢查容易因其它構造遮蔽發生檢查盲點,利用MRI的高解析度優勢,可幫助完整檢視器官是否有異常變化,同時還有零輻射的優點。

國人癌症死亡率排行第二的「肝癌」舉例,肝臟的位置就處於上腹部。主要的發生原因是肝臟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患者時,肝臟會反覆發炎,導致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除了抽血檢查以外,搭配上腹部超音波檢查。若發現肝臟可疑陰影,可搭配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施打對比劑的動態攝影檢查,找出超音波不易判別或不易呈現的病灶,完整掌控肝臟狀態。

5.冠狀動脈鈣化分析電腦斷層檢查(CAC

CAC score被視為反應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程度的指標,檢查時間快速、且可提升預測心血管風險分級的準確度,可做為發生冠狀動脈血管疾病風險預測及預後評估,並據此調整後續生活型態,或進一步檢查及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高齡、長期抽菸或有冠心症家族史者,都是冠心症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可安排此檢查項目做為心臟冠狀動脈的健康初步評量。

沈彥君醫師提醒,許多癌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常導致容易輕忽或耽誤治療,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為人生留下不可挽留的遺憾。也提醒民眾可多多利用由國健署補助推行的「四癌篩檢」,需特別注意的是,四癌篩檢資格有年齡、族群對象上的限制。若有額外預算可為自己及家人安排自費的健康檢查,現在的檢查項目相當專業、彈性,可依每個家庭及每位受檢者的健康狀態及預算做個人化的安排,但也因會害怕費用較高而使民眾卻步,為自己與家人主動安排自費健檢仍較少見。

健康檢查其實不是每次都需做到全身完整精密的健檢項目,可依照年齡、自我健康狀態、家族史等評估,可考慮將全身健檢分為三至五年來完成自我健康管理計畫。近期仍受國際間Covid-19疫情導致無法出國旅遊,也建議民眾不妨考慮新型態的健檢加國內輕旅的健康醫旅,享受放鬆身心輕旅行,同時也能為自我健康掌握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