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衛教

癌症時鐘又快轉 每10分10秒有1人因癌症死亡!

沈彥君 主任醫師

近期衛福部公布最新(110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一的「癌症」已連續40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根據統計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1,656人,占總死亡人數28.0%。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依序為:1.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 肝和肝內膽管癌,3. 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 女性乳癌,5. 前列腺(攝護腺)癌,6. 口腔癌,7. 胰臟癌,8. 胃癌,9. 食道癌,10. 卵巢癌。

十大癌症死因順位與前一年的10大癌症死因順位相同,要注意的是癌症時鐘與去年的10分30秒相比,又快轉了20秒,換句話說,每10分10秒就有1人因罹癌死亡。

從癌症死亡統計細看,以性別區分男性癌症死亡率較高,大約為女性的1.5。以年齡分佈看起,大多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佔比為86%。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2年位居前2;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肝臟出現腫瘤在初期也大多沒有明顯不適,因此早期的肺癌及肝癌大多無法仰賴症狀來察覺,常是經由健檢意外發現,若等到出現明顯不適症狀可能已發展至晚期,也錯失了黃金救治時機,這也是肺癌與肝癌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從癌症死亡統計長期觀察來看,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這三種癌症的排名往前,沈彥君醫師指出可能與飲食西化、肥胖、人口老化這三種因素相關。國人飲食習慣改變,飲食較精緻、偏愛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造成脂肪過多堆積而變得肥胖,而肥胖為大多數癌症背後的危險因子。曾有研究指出肥胖與13種癌症(大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停經後乳癌、胰臟癌、膽囊癌、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腦膜癌、胃賁門癌、腎細胞癌、食道腺癌、子宮體癌症等)相關,肥胖者比非肥胖者的罹癌風險高出1.1至7.1倍。另,攝護腺癌、卵巢癌、胰臟癌的好發年齡皆好發於55歲以上族群,我國的人口快速老化也間接使罹癌風險提升,若無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死亡風險也跟著提高。

衛福部也呼籲定期篩檢可降低癌症死亡率,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善用由政府提供的免費四癌篩檢,可幫助發現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除了降低死亡率之外,還有機會在癌前病變時及早治療,可減少晚期癌症的發生。四癌篩檢補助對象及時程為30歲以上女性每年可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女性,每2年1次乳房攝影,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以及30歲以上嚼檳(含已戒)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最後沈彥君醫師補充說明,因政府提供的癌篩資格及內容有限,建議民眾可以為自己的健康主動出擊,安排健康檢查。若有預算上的考量,可依照自身狀況綜合家族病史做為評估,在每年適時加入不同的重點部位的影像健檢(如年輕女性可加做乳房超音波、安排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完整檢查腦血管或骨盆腔及腹部器官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可幫助發現早期肺癌、腸胃內視鏡檢查大腸及胃與食道是否有息肉或病變等),幫自己做到完整的健康管理規畫。面對癌症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降低癌症帶來的生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