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衛教

透過健檢可降低癌症死亡率!該做哪些健檢項目你知道嗎?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2018年因癌症死亡約4萬8千人,與2017年統計資料相比增加了1%。今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

公布去年全球人口因癌症死亡超過960萬人,與前年相比增加高達80萬人。數據統計結果很清楚地顯示,「癌症」對於生命健康的嚴重影響,不僅在台灣甚至是全球都有相同明顯增長趨勢!

許多癌症可以藉由健康檢查幫助及早發現, UICC也呼籲定期安排檢查可做為預防癌症的方法。檢視台灣癌症死亡前三名,其實都可藉由健康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降低癌症死亡率,透過高階影像儀器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檢查MRI) 可進一步精準找出病灶位置及狀態,幫助提高診斷率及治療機率。

台灣前3大癌症排名及健檢項目建議依序如下: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是2018年台灣主要癌症死因的第1位,死亡人數9,388人,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9.2%。胸部X光檢查是偵測肺癌最基本的工具,但胸部X光檢查常有盲點。根據美國2013年高達10萬人的大規模研究數據顯示,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肺癌診斷率優於胸部X光檢查,效果更高出3至4倍,可降低肺癌死亡率達20%,也是目前全世界認可有效早期診斷肺癌的工具,能夠偵測微小的肺部腫瘤。

2.肝和肝內膽管癌:

肝癌為台灣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有8,222人,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6.9%。肝病的發生包括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超音波是檢查肝臟最普遍的工具,但也常常因脂肪肝影響超音波的音波傳遞,若脂肪肝患者恰好有腫瘤位在肝臟深處,就不容易經由超音波早期診斷。建議可透過磁振造影(MRI)施打顯影劑做動態攝影,可將檢出率提高逾9成以上,因為這項工具可觀察肝臟病灶的動態顯影特性,作為分辨肝腫瘤良性及惡性的重要參考,磁振造影動態攝影(dynamic MRI)檢查的早期發現,可大幅降低肝癌死亡風險約4成。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為台灣主要癌症死因第3位,死亡人數有5,823人,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1.9%。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50%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5%。採用無痛腸胃內視鏡檢查,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癌化風險高的腺瘤性瘜肉可同時切除,對於初期腸癌的治癒率可達90%以上。